| 最新项目 >> 智造空间新作——青岛蓝谷数字装备生产基地 |
智造空间新作——青岛蓝谷数字装备生产基地 |
近日,由青岛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青岛蓝谷数字装备生产基地项目首栋单体封顶。项目位于蓝谷四大千亩产业园区之一的青岛蓝谷海洋装备产业园(鳌山卫),是该园区的首批标准厂房。项目以数字装备制造产业等为方向,持续引入数字装备制造相关上下游企业,构建集创新研发、生产制造、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助力蓝谷现代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青岛市即墨蓝谷问海路以东,蓝谷实验学校西路以西,蓝谷实验学校北路以北,距离M11号线山东大学站1.5公里。项目用地性质为M1,建设用地面积4673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7482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332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项目区位 整个项目注重产业集聚,把推动“产业升级”与打造“智造空间”紧密结合,优化激励扶持政策,完善配套实施细则,围绕打造产业生态,推动创新、创业、创投联动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建构一座数字装备的现代范式生产、研发、经营空间,塑造一个城市空间内的智能智造范本,助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鸟瞰效果图
项目定位 项目定位“蓝色芯谷”,基地坐落在一片树木繁茂的山丘之间,打破传统工业园整齐划一的封闭场景,实现了建筑和自然的交融,营造简洁性、多样统一性、独特性的高新技术产业聚落。项目以华芯威集团为依托,加快企业自主创新,重视自主技术和人才投入,加强与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产学研合作。
总体设计
总平面图
项目整体布局分区明确,合理处理生产营销、生产配套、环境场地之间的关系;体量方正的各建筑单体线性分布于中心绿地东西两侧,构成秩序分明、多样统一的空间肌理。中心绿地西侧为模块生产区域,东侧为电源生产区域,研发生产及配套区域相互联系又互不干扰。交通流线通过中央景观岛实现人车分流,一方面侧重生产效率,一方面保证人行安全和活动氛围。南侧两栋研发厂房通过景观连廊联系,形成主入口开敞对景空间。货车主要经园区次入口进入园区,就近设置货物装卸区及货车集中停车区,园区货运流线贯通,高效。
生产车间意向图
空间分析图
建筑单体 项目规划布局八栋建筑,包括两栋研发厂房、五栋生产厂房、一栋配套宿舍及餐厅。在形体设计上,每座建筑均由长方形基本形体发展而来,以风格契合企业文脉、整体统一和谐的设计理念,形成良好的城市区域展示面。建筑群由一个坚实的基座、通透的连接部分和一座仿佛悬浮其上的体块组成。浅色横向立柱刻画了建筑立面的整体形象,形成了建筑群造型语言的主题。主体建筑拥有简洁但极具标志性的外观,轮廓鲜明,功能高效。
沿街效果图
沿街效果图
透视效果图
立足场地优势,结合设计特点,综合运用多种绿色低碳技术,营造韧性低碳工作环境,打造生态和谐的智能制造新空间。强调了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和成本,更应投入更多精力去改善环境方面的影响。楼顶装有常规建筑单体常规单晶硅光伏板,同时配合场地内设计、以透水铺装和开放式绿地利于控制雨水径流等手法以达到节能目的。 景观以“构建芯生态,链接芯未来”为主题理念,从现代产业园区多空间需求、多产品线、多样化的休憩节点、人才汇聚点的用户需求出发,采用“一芯、两轴、多节点”的结构,把多样化的空间需求与人才聚集的场地特色凝聚为简约的折线条景观,打造高效便捷、创意简洁、空间开放、多维社交的产业园区景观。
主入口景观效果图
景观廊架效果图
休憩空间效果图
室内环境 打造现代、简约风格的室内空间,为使用者营造轻松舒缓的空间氛围;同时充分考虑人们对于功能上的需求,设立配套大堂休闲吧、健身活动中心及餐厅等功能区,努力为之创造一种精致的生活方式,致力于给基地每个有梦想的年轻人一个温馨的休息居住空间。 公区大堂空间效果图
大堂空间效果图
大堂空间效果图
餐厅空间效果图
双人间宿舍效果图
方案综合“文化+工业”的各自特色,按照高效生产、完善配套、品质适配等要求进行设计。通过现代化的设计理念、高层次的文化意念、先进科学的功能配置,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绿化、空间使用功能及应用材料的经济性和功能性,使整体规划和单体建筑造型都体现出兼顾实用和美观的特性,充分彰显团队服务设计能力,呼应智造空间相应政策需求,是民用院在“智造空间”专项上的重要实践。
项目名称:青岛蓝谷数字装备生产基地项目 项目地点:青岛·蓝谷 建筑面积:7.5万㎡ 建设单位:青岛蓝谷鳌兴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青岛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王娟 方案设计:马百通 王迪 周宝鑫 于海子 张晨阳 建筑设计:苑昭阳 张明君 牟星 结构设计:李瑜瑜 吴楠 张洋 给排水设计:车云兵 郭凯 张明远 暖通设计:张莉 倪加成 包晓琳 电气设计:宋倩倩 赵国玉 徐小宽 景观设计:安刚 孙达伟 胡筱宇 许咏梅 室内设计:孙青丽 孙光耀 闫煜 宋启霞
|